苏庄山茶油的基本介绍油茶是苏庄镇的主导产业之一,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传统经济作物,现有油茶面积6.5万亩,约占开化县油茶总面积的三分之一,全镇几乎每一个村都有连片的油茶林基地,机械压榨油厂更是多达三四十家。营养成分主要含脂肪油(为油酸、硬脂...

苏庄山茶油的基本介绍
油茶是苏庄镇的主导产业之一,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传统经济作物,现有油茶面积6.5万亩,约占开化县油茶总面积的三分之一,全镇几乎每一个村都有连片的油茶林基地,机械压榨油厂更是多达三四十家。
营养成分
主要含脂肪油(为油酸、硬脂酸等的甘油酯)。国内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事实上优于橄榄油,除去两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特质、营养价值相似外,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(即茶皂甙,或称茶皂素)。
1.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超越橄榄油,高达80%;
2.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完全符合欧米伽膳食国际营养标准;
3.富含较高的维生素E,是橄榄油的两倍;
4.含有角鲨烯与黄酮类物质,对抗癌、抗炎有着最佳有哪些用途;
5.不含胆固醇、黄曲霉素、添加剂,未受任何农药化肥的污染。
历史民俗
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《山海经》就有记载:“员木,南方油食也。”这“员木”,即为油茶,秦时称甘醪膏汤,汉末称膏汤枳壳茶,唐代始称油茶,沿用到今天。
苏庄镇油茶种植面积有6.5万亩,年毛油产量600吨,被叫做“浙西油茶之乡”。
镇上的老人讲,苏庄栽培油茶的历史,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,但真正大面积种植,始于明代。相传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九江兵败陈友谅,沿乐安江逆流而上来到苏庄屯兵休养,伺机东山再起。
“流经苏庄的河其实是长江水系,与流经开化其他乡镇的钱塘江水系略有不同。”苏庄镇副镇长郑东红娓娓道来,朱元璋打造大明后,将苏庄的两村分别赐名为“富楼”、“富户”,并盛赞“富楼的鱼,苏庄的油”。其中的“油”,特指山茶油。
辨别真伪
1.闻:手掌上滴一两滴油,合拢摩擦双手发热时闻其气味。优质的压榨山茶油都是可以闻到独特茶油味的,但假如闻到异味或者其它油种的味道,那就说明油的水平有问题了。因为豆油的色泽是跟茶油颜色接近且本钱非常低,因此掺假茶油一般可以闻到浓郁的豆油味。
2.尝:假如口味爽滑,喉咙的后部有明显的茶油清香,基本就能放心食用!假如感觉有酸味、焦苦味,或者是有明显的异味,生吃之后有恶心感就一定是掺假商品。另外掺假茶油的油性非常大,口味很黏稠,上下嘴唇明明显感觉粘连。真茶油是口味爽滑的。
3.摸:假茶油很油腻,涂在皮肤上是浮在表面不被吸收的,用清洗液洗过依旧油腻,真茶油是润而不腻的,非常快会被皮肤吸收,不会给皮肤带来任何负担和厚重感。
4.听:取一两滴油,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:燃烧正常(只有轻微的油料沸腾声音)无异常声音,属合格商品。燃烧不正常且发出“吱吱”声,或者燃烧时发出“叭叭”的爆炸声,则说明水分紧急超标。
苏庄山茶油的品尝食用方法
(一)凉拌:普通的食用油在不加热至熟的状况下,不可以直接用于凉拌,而野茶油在不需加热的状况下,可直接用于凉拌各种荤、素菜,同时还可以调制色拉酱,具备色泽鲜亮、口味爽滑,清淡、不油腻等特征。
(二)热炒:营养专家指出“热锅冷油”的烹调方法可以保证菜品色、香、味和营养的正确办法。用野茶油热炒食品不发黑,清爽可口,不油腻。
(三)煎炸:煎炸食物时,普通食用油在高温下会产生过氧化物,对人体极为有害。而野茶油含有抗氧化物(维E),可以在220度高温连续油炸20小时不变质,不产生反式脂肪酸,品质也不会发生改变,是更理想、更健康的煎、炸食用油。
(四)烘烤:在烘烤前或烘烤时涂抹一层野茶油,可以维持食物鲜香酥脆,口味爽滑,不容易糊焦。
(五)汤菜:在煮汤时或煮汤后加入一匙野茶油,使汤更清鲜味美。